雪梨(英語:Sydney)位於澳洲東南沿海地帶,是新南威爾斯省的首府,是澳洲人口最多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會區人口4,575,532人。在英語裏,市民俗稱雪梨人為「Sydneysider」。
2014年雪梨跨年煙火
一.地理位置
雪梨位於東面的塔斯曼海與西面的藍山之間的沿岸盆地。雪梨擁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海港──傑克森港(Port Jackson),以及超過70個海港和海灘,包括著名的邦迪海灘。雪梨的市區佔地1,687平方公里(651平方英里),面積跟大倫敦相若。雪梨都會區(雪梨統計局)佔地12,145平方公里(4,689平方英里),其有效範圍是國家公園和其他未開發的土地。
雪梨佔據了2個地理區域──坎伯蘭峽谷(Cumberland Plain)和宏士比高原(Hornsby Plateau)。坎伯蘭峽谷是一個比較平坦,有些起伏的地域,橫臥於傑克遜港以西和以南。康士比高原是海港以北的高原,海拔200公尺(656英尺),被草木叢生的溪谷切割開。雪梨最舊的區域位於平坦的地區。宏士比高原,稱為北岸,由於地勢陡峭,發展得較慢,一直以來是人跡罕至。後來1932年雪梨港灣大橋啟用,將高原與城市連接起來,才發展迅速。


二.歷史背景
澳洲原住民在雪梨地區居住已至少有三萬年。1788年第一艦隊抵達時,本地尚住有4000-8000個原住民。 雪梨地區有三種不同的語系,它們可推敲為較小部落的方言。主要的語言為塔魯爾語(Darug);雪梨市的原住民──卡地哥(Cadigal),講塔魯爾語的一種海岸方言還有塔爾瓦斯語(Dharawal)和顧林凱語(Guringai)。部落有各自的領土,其領土的選址決定了資源的多寡。雖然在都市化的過程中摧毀了大部分的部落遺址(如貝塚),幾個地點仍存有石刻。
自從1770年英國海軍上尉詹姆斯·庫克發現了植物灣(Botany Bay)後,歐洲隨之對澳洲產生了興趣。在英國政府的命令下,亞瑟‧菲利浦(Arthur Phillip)1788年於傑克遜港的雪梨灣建立了罪犯流放地。他以當時的英國內政大臣雪梨子爵湯馬斯·湯森命名該地,以頌揚雪梨發佈憲章,批准他建立流放地的貢獻。
1789年4月,一場疫症(據說是天花),奪去雪梨不少原住民的性命。保守估計,500-1000個原住民死於布羅肯灣(Broken Bay)和植物灣之間的地區,顧林凱和Darug兩族受感染。 英國的殖民遇到頑強阻力,尤其是以勇士領袖Pemulwuy為首,在植物學灣附近的地區發動抗爭。同時,霍克斯伯里河附近也時常爆發衝突。因此至1820年為止,雪梨地區只剩下數百個原住民。麥覺理總督則進一步把原住民「開化、基督教化及教化」,使他們離開部落。
1796年的雪梨
麥覺理任新南威爾斯省總督期間,雪梨有初步的發展。囚犯建築了道路、橋樑、碼頭和公共建築。至1822年以前,城內已有銀行、市場、完善的大道及制度化的警察機構。
1830-40年代是城市發展(如首批城區的發展)的階段。船隻開始從不列顛群島接載希望在新國家開展新生活的移民,雪梨因此進入高度發展的黃金時代。
首次的淘金熱始於1851年,雪梨的港口湧入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潮。19世紀末,隨著蒸氣動力電車和鐵路系統的問世,城區的發展更加迅速。由於工業化所帶來的便捷,使雪梨人口迅速膨脹,在20世紀前夕,雪梨的人口已經超過100萬。但大恐慌重創雪梨,1932年雪梨港灣大橋的落成,可說是該時期的重大紀事之一。
20世紀,雪梨繼續擴展,湧入了歐洲與(後期的)亞洲的新移民,增添國際魅力。雪梨人的祖先大多來自英國和愛爾蘭。其他移民有義大利人、希臘人、猶太人、黎巴嫩人、南非人、南亞人(包括印度人、斯里蘭卡人和巴基斯坦人)、蘇丹人、土耳其人、馬其頓人、克羅埃西亞人、塞爾維亞人、南美人(巴西人、智利人和阿根廷人)、美國人、東歐人(捷克人、波蘭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匈牙利人)以及東亞人(包括華人、韓國人、和越南人)。


三.氣候
雪梨屬於副熱帶濕潤氣候,全年平均氣溫變化較為和緩,降水無明顯季節變化,由於東風調節,上半年的雨量稍微高一點。冬季溫和濕潤,氣溫很少降至5°C以下,降雪極為罕見(雪梨地區上一次降雪出現在1836年)。夏季相對炎熱,多雨,平均溫度雖然不高,高溫天氣也不多見,但在熱浪來襲時也常出現極端高溫。最熱月為1月,平均氣溫22.3°C,日最高氣溫超過30°C的天數為14.9天,極端最高氣溫45.8°C(2013年1月18日)。最冷月為7月,平均氣溫12.2°C,極端最低氣溫2.1°C(1932年6月22日)。年平均降水量約1214.3毫米。 雖然雪梨不會遭遇氣旋或大地震的破壞,但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南方濤動正愈發深地影響著雪梨的天氣狀況:乾旱和林區大火;風暴和洪水,都變得越來越頻繁。雪梨有許多毗鄰森林的地區曾發生林區大火,尤其是1994年和2002年──林區大火傾向於春夏兩季發生。雪梨容易遭受罕見的雹暴和暴風的侵襲。


抗暖化anti-global warming 全球齊辦「350」活動
四.經濟
2003年9月,雪梨的失業率是5.3%。 2005年12月,在澳洲眾多首府中,雪梨以485,000澳元錄得最高的樓價中位數。 根據《經濟學人》全球訊息部的生活指數調查,雪梨是全球第6大最昂貴的城市。而瑞銀集團的調查則以收入淨值將雪梨列為全球第20位。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於2005年11月出版的報告,在西方世界中,澳洲擁有最多估價過高的樓宇,樓價比證明租值的高出52%。
雪梨經濟體系裏最大型、擁有最大部分在職人士的行業包括財產及商業服務業、零售業、製造業、健康及社會服務業。1980年代起,職位從製造業遷移至服務及資訊行業。
現在,雪梨發展成澳洲最大的集團與金融中心,也是亞太地區的重要金融中心。 雪梨是澳洲證券交易所、澳洲儲備銀行以及許多本國銀行與澳洲集團的全國總部。雪梨也是不少跨國集團的地區總部。二十世紀福斯在雪梨設有大型製片廠。雪梨期貨交易所是亞太地區最大的金融期貨與期權交易所之一,2005年有總值6,430萬澳元的合同交易。雪梨期交所是全球第12大期貨市場,以及第19大期貨與期權市場。
雪梨是著名的旅遊勝地,2004年有780萬名本地旅客和250萬名國際旅客。



2000年雪梨奧運會場地
五.人口與文化
1.人口
2003年,雪梨住有4,198,543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45.7人。 內雪梨是澳洲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每平方公里有4,023人。
雪梨唐人街
2001年的人口普查中,雪梨市民最普遍把自己的血統形容為澳洲人、英國人及愛爾蘭人。人口普查亦顯示,1%的雪梨人口擁有澳洲原住民血統,31.2%的人口生於海外。三大移民來源地為英國、大中華地區及紐西蘭。另外,不少移民來自越南、黎巴嫩、義大利、印度及菲律賓。大多數雪梨人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不少會說第二語言,最普遍的是中文(粵語和普通話)、阿拉伯語(包括黎巴嫩語)及希臘語。
雪梨市民的年齡中位數是34歲,12%的人口是超過65歲。 15.2%的雪梨市民的教育程度至少達至學士學位。比全國的平均值19%為低。大約67%的雪梨市民形容自己為基督徒,最普遍的教派為天主教徒和英國國教徒。大約9%的人口並非信奉基督教,最普遍的是佛教。大約有12%沒有宗教信仰。


2.文化
音樂和歌劇
雪梨擁有本地的音樂與劇場團體,包括雪梨交響樂團、雪梨戲劇團及雪梨舞蹈團。一年一度的文化 盛事,包括新南威爾斯州藝術館舉辦的比賽──阿契博爾德獎(Archibald Prize),以及在1月舉辦的音樂、劇場與視覺藝術慶典──雪梨節。
雪梨歌劇院有5個劇場,有能力主辦一系列的表演模式。2006年7個月裏,雪梨歌劇院是全球第三大熱鬧的劇團──澳洲歌劇團的所在地。其他場地包括雪梨市政廳、城市演奏廳、新南威爾斯州劇場及碼頭劇院。
雪梨交響樂團於雪梨歌劇院表演。雪梨舞蹈團20世紀末在編舞家葛倫·墨菲(Graeme Murphy)的領導下也備受推崇。在澳洲成立的搖滾樂隊包括午夜油(Midnight Oil)、INXS、電台鳥人(Radio Birdman)、獨立搖滾歌手雲(The Clouds)和水晶套裝(The Crystal Set), 電子音樂 的開拓者有斷頭(Severed Heads), 單槍原理(Single Gun Theory)和Itch-E and Scratch-E。爵士樂隊則有在地下室和海邊進行演奏的頸(The Necks)。
雪梨培育出多位藝術家,例如萊特‧利士(Lloyd Rees)、傑福瑞‧史馬(Jeffrey Smart)、Brett Whiteley(Brett Whiteley)、約翰‧奧森(John Olsen)和澳洲著名詩人馬丁‧夏普(Martin Sharp)。
雪梨擁有多間戲劇機構,位於新鎮的新劇院(雪梨)在2007年慶祝了75歲生日。另外還有其它戲劇公司,例如 公司B和格里芬戲劇公司。由1940年代至1970年代,一個群作家結合組織名為雪梨推,主要是推動城市的文化,主要的成員包括作家哲米‧格瑞亞(Germaine Greer)。
在電影方面,在1998年建設了霍士電影城。位於金石城的國家戲劇工業中心以培育著名藝人為榮,例如米路·吉遜和巴茲‧拉胡文(Baz Luhrmann)。另外很多電影取景於雪梨,例如不可能的任務2、星際大戰電影的第二輯和第三輯和廿二世紀殺人網路 (台譯「駭客任務」)。另外海底總動員(海度奇兵)和不可能的任務2 都是以雪梨作為藍本。



六.交通
1.鐵路
雪梨配備龐大的火車、巴士和渡輪網路。雪梨的火車由新南威爾斯州州政府的集團──鐵路公司(RailCorp)營運。雪梨的鐵路網全部集中在都會區的地底,即是市環線。然後經過中央站或是雪梨海港大橋到達各個市郊,這種服務是由城市鐵路(City Rail)提供。另外火車亦提供往返新南威爾斯各城鎮的區域鐵路服務,這就是由郊區連結(CountryLink)所提供。不過在2000年夏季奧運會接下來的幾年,城市鐵路的性能顯著下降。大眾的憤怒,以致鐵路當局引入新時間表、僱用更多司機,並定下大基礎建設計劃,尤其是城市鐵路路線清理計畫。新時間表旨在削減服務,以達至更可靠。在一些路線,如內西區線路段,火車服務在高峰時刻才運作。除了自2004年的改進措施外,基礎建設的改進措施不預期會峻工,直至2010年。
為回應公眾對鐵路服務差強人意的指責,政府宣佈新的改造計劃。這個工程名叫「路線清理」計畫,將原有的路線整合成五條新的路線: 東郊及伊拉瓦拉線(Eastern Suburbs & Illawarra Line)、班克斯鎮線(Bankstown Line)、金寶鎮快線(Campbelltown Express Line)、東山暨機場和南線 (Airport & South Line)、和西北線(North-West Line)。這個工程預期2010年竣工,造價需要約1億澳元。
這個工程也包括一段新的13公里艾萍至查斯特伍德線(Epping to Chatswood Line)鐵路,連接北線(Northern Line)的 Epping和北岸線(North Shore line)的查斯特伍德(Chatswood)。沿途興建3個新的火車站包括:懷特北(North Ryde)、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和麥考瑞公園(Macquarie Park),於2009年2月23日通車。
雪梨有一條私營的輕便鐵路路線──雪梨城市輕軌(Metro Light Rail),沿舊時的貨運路線,貫通中央站至莉莉田。雪梨單軌電車(Sydney Monorail)循環行駛主要的購物區域和情人港(Darling Harbour)。該服務主要服務遊客,但因路軌覆蓋區域太小,並不便於往返。雪梨以前配備龐大的電車網路,但在1950和1960年代逐漸停辦。
都會地區的大部分地區都配備巴士,大多依照1963年前的電車路線。在市區與市郊的巴土路線都是由雪梨巴士公司管有,班次較為頻密。至於較遠的地區就有不同的私人公共汽車公司服務,不過這些巴士服務被批評為沒有安全保障和非繁忙時間時經常缺少服務。


RailCorp



City Rail


CountryLink


Metro Light Rail
2.船運服務
船運服務方面,雪梨主要有政府管有的雪梨渡輪提供服務。
環形碼頭位於雪梨都會區的北面,是雪梨主要渡輸服務的集匯處,能運行往雪梨港和附近的碼頭(包括東郊、帕拉馬搭、曼力等)。




3.公路
雪梨配備龐大的高速公路和收費公路網路,但主要都在市郊。這是由於不少社區的居民都不希望高速公路影響到他們日常寧靜的生活。
新建的雪梨過海隧道設在雪梨海港下,連接雪梨市和東郊。不過隧道經常被批評收費太高和阻礙附近道路的運行。另外太平洋高速公路(Pacific Freeway)是澳洲的主要公路,行走雪梨的南面。



4.機場
京斯福特·史密斯機場(Kingsford Smith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於馬斯覺(Mascot)區,是雪梨的主要機場,也是全球悠歷悠久的仍在運作的商用機場。比較小的賓士鎮機場(Bankstown Airport) 主要為私人和專用航空(general aviation)提供服務。何斯頓園(Hoxton Park) 和 康頓(Camden)設有航空訓練機場。列治文澳大利亞皇家空軍基地(RAAF Base Richmond) 一直座落在市中心的西北面。




Kingsford Smith International Airport
七.觀光旅遊
雪梨擁有很多娛樂性的節日,雪梨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是一個集合室內和室外表演的節日,是在1月舉行節日。另外有一個名為大日子不在(Big Day Out)的節日,這是一個搖滾樂手 表演的節日,是一個始於雪梨的節日。雪梨同性戀人士四旬齋前夕(Sydney Gay and Lesbian Mardi Gras)是一個位於牛津道的節日。雪梨亦包括一些小型節日例如雪梨電影節、位於雪梨奧林匹克公園舉行的皇家復活節展覽會、在四/五月舉行的澳洲時裝周。另外雪梨亦經常大規模地慶祝元旦和澳洲日。
雪梨擁有許多博物館,大多位於都會區內。最大的要數澳洲博物館了(Australian Museum,主要為自然史與人類學),另外有發電廠博物館(Powerhouse Museum,科學、科技與設計)、新南威爾斯美術館(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雪梨當代藝術館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澳洲國家海事博物館,另外還有一些較小型的博物館,如:雪梨博物館(Museum of Sydney, MoS,地方史)。
雪梨的露天場所得天獨厚,市區內也有許多自然空間。位在市中心的有中國友誼花園、海德公園與皇家植物園。大雪梨區還有數個國家公園,其中包括全球第二個成立的國家公園—皇家國家公園(第一位是美國黃石國家公園),佔地132平方公里。



雪梨藝術節



雪梨風箏節


Australian Museum



Powerhouse Museum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of Sydney




海德公園




皇家植物園





雪梨塔
八.美麗剪影
























